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何语?使你胆战心惊。”
卢承勤说道:“大王,臣昨夜听卢承令、卢慕直等说,却在军中,近来颇有传言,言大王今南征北讨,大业已成,而察群臣两度劝进,大王皆不允,似竟若有谦抑待他人之志,则若如此,将士便勠力尽效,复有何用?恐终不得功勋可立,富贵可致!
故诸军上下,已是将心浮动,士卒惶惑。
大王,臣虽愚钝,亦知此言虽近悖逆,可也正如大王自言,亦实人情之常也。
“大王,昔汉光武亦起兵於河北,将士追随者皆望封侯,终以功名激励而定天下。
“比之以昔,今我军将士效命疆场,亦莫不望尺寸之功得以昭彰;臣等蒲柳之姿,亦尽乞攀龙鳞,附凤尾。
若一旦勋业无寄,何以系天下之心?功高不赏,恐非安军定邦之计!
故臣闻之,善用兵者,不以战为先,而以赏劝其功;善驭众者,不以威为本,而以信结其心。
“今大王西伐伪唐,还歼宇文化及,东灭李密,山东、河南、江淮无不望风归附,天下大势已趋一统,功高日月,而两辞劝进,虽示谦恭,唯忧将士疑於恩泽不至,功臣虑其名位无依!
“故臣斗胆昧死,敢再进言,当此之际,大王诚宜循光武之轨,顺天应人,正位称尊,以定君臣之分,酬功臣之赏,示将士爵禄之期,则众心有所归,忠勤有所望,天下可以定矣。
“况今四方犹未靖也,尤须大义名分,以一视听!
臣伏求大王权衡轻重,俯察群情,务以社稷为重,以万姓为念,上承天命,下顺人心,早正大统,使乾坤清朗,功臣得位,四海归心。
则汉高、光武之业,可期而至矣。
若仍谦退自持,不正名位,臣唯恐豪杰寒心,伤骁勇之志,时机一失,悔之无及!
愿大王决断无疑,以成不世之功,垂范万代。
臣再拜而昧死敢言之!”
李善道耐心听罢,起身下堂,扶起卢承勤,拍了拍他的胳臂,说道:“承勤,你是在清河跟从的我。
跟从我后,你勤勤恳恳,虽无殊功,然涿郡诸地之定,多赖卿族之力也。
你的功劳,你诸弟的功劳,我半点也不会忘怀。
军中诸将、十万将士浴血疆场之功,我更不会忘。”
——却卢承道的兄弟子侄,目今效忠於李善道手下的,为数着实不少。
不仅在他们家乡涿县、涿郡,出任郡县官吏,为李善道安抚一方士民者有之,出任军中各部,担任参军之类职务的,也颇有之。
卢承勤提到的卢承令、卢慕直,现就分是在焦彦郎等军中任随军参军、文书之职。
这番李善道对卢承勤说的话,可算肺腑之言。
说的很直接,“虽无殊功”
的话都直言了,这卢承勤降从李善道后,能力有限,确是没立过甚大功。
也很恳切,“多赖卿族之力”
,亦是实话。
范阳卢氏为涿郡望族,海内有数的高门之一,却涿郡先经罗艺、高开道等之割据,最乱时,郡中的大小盗贼何止十余股之多,当下又是抵挡突厥从河北南下侵扰的门户,的确是多亏了卢氏助力,才得以让李善道不必过多操心。
但不必多说,其实也正是因了“虽无殊功”
,这卢承勤方今天,一砍了宇文化及等的脑袋,又见李善道下的诏书中,有“悖乱弑逆,坏君臣之伦”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今孤行此,以正纲纪、安天下也”
等言,才急忙忙地来求见李善道,单独向李善道上劝进之言。
李善道言辞恳切,“真情流露”
,卢承勤当然也需要“真情流露”
,便不知怎的,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哽咽着说道:“大王!
臣今日昧死进言,非为臣一己之私利,实为天下苍生计,为大王的大业久长计。
群臣已两度劝进,若大王再仍推让,何以慰将士之心?何以服四方之望?臣惟愿大王上顺天意,下应人情,早正大位,使名分既定,纲纪复张,则天下有归,万民仰戴,神器有主,天命不僭。
大王若迟疑不决,臣深恐豪杰解体,士庶离心,悔之迟矣!”
轰隆!苏城,晴空一道霹雳!魔尊苏行,重生了!...
被扫地出门,百般羞辱。王者归来,誓要血债血偿,把敌人踩死在脚下!...
作者弱十七的经典小说狂王拦道王妃别想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朝穿越,再现芳华,遇见他是偶然还是宿命。金戈铁马,马革裹尸,儿女情长亦有家国天下。生而不往,死去无门,纠缠半生终究独自茕茕。...
一本神秘的经书,让主角拥有了一双灵瞳。利用这双灵瞳,可以杀人于无形利用这双灵瞳,可以控制别人利用这双灵瞳,可以鉴宝。从此,权利金钱美女纷纷而来...
那些踩我的人,可知有一天我也会将你们践踏?我爱的人,我会让你得到无上荣光!...
人行大道,号为道士,道士之长,故称道长,降妖灭魔除秽安宅卜算治病,皆是其行走人间必做之事,然而在这之前,你得先填饱自己的肚子。‘瞧一瞧,看一看,青城派又推行各种新型业务了,算卦五贯,出诊三贯,镇宅十贯,送葬视死者身份出价,二两起步。’‘还有重磅消息,天庭阴司西天极乐世界等官方机构进行团购业务,...